【产品经理学技术】一个产品经理的区块链学习指南(二)

2018年的第二篇,接着上一篇文章《一个产品经理的区块链学习指南(一)》说。

区块链都能干点啥?

现在「区块链」这个概念超级火,但是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应该明确知道「区块链」可以做些什么东西,以及这个行业与市场的未来。

从业务角度来说,「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承担起业务实践中资产、价值、交易等的转移,而并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中介机构来验证和维护这些转移。也许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没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交易将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另外因为「区块链」网络还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的特点,目前金融行业已经开始注意到如何用「区块链」去驱动其核心业务,比如最近招行宣布和旗下永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人民币同业结算。

除了金融业,还有什么领域可以用到「区块链」呢?在物联网(IoT)领域,「区块链」同样也大有可为。我觉得它可以真正推动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设想:未来万物互联、无缝沟通,不需要人工的介入而完成工作。

但是真正的物联网并不仅仅是联网这么简单,还需要保证各节点间的通讯安全与身份认证。另外在物联网中的每个机器也应该足够的「智能」。目前,受限制于互联网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物联网并不能大规模普及。但是「区块链」可以改变这一切——在「区块链」上的各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智能的、独立的个体,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身份标识给链上的其它的机器,而且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一组不能被篡改的规则)来执行交易。

我们举个栗子:一个自动售货机,可以自动监控和报告自己的库存,并根据「智能合约」自动向供货商进货、结算(加密数字货币)。这将多酷!

智能合约

费了一堆口水,我终于把「智能合约」这个 概念。到底什么是「智能合约」呢?

我们都知道「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在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已经对「区块链」技术的很多一般性功能进行了讨论。但是随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的注意,很多项目开始着眼于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资产(有价代币)转移之外的用途,这时候就出现了很多代币——比如瑞波币、ETH 等等。它们在原始的比特币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特征或者功能,采用各自新的加密货币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块链。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2013年末由一个叫 Vitalik 的少年开发的一个全新币种——以太坊( Ethereum,ETH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智能合约」概念。也标着着区块链2.0时代的到来(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1.0的产物)。

其实早在1995年「智能合约」的概念就几乎与互联网的概念同时出现,但是由于缺乏「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并没有被应用到实际产业中。直到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人们认识到其天生可以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

对于「智能合约」,在计算机科学的术语中的定义是「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智能合约」并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更是一个系统的参与者。一个「智能合约」可以接收、回应、存储、发送信息和价值。下边的图就是一个「智能合约」的模型:
【产品经理学技术】一个产品经理的区块链学习指南(二)-烽言-心有所执,方有所成
一个「智能合约」运行在可复制、可共享的账本上,通过处理交易和信息,接受和发送价值。

而以太坊网络与比特币网络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太坊可以支持「具有图灵完备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更强大的)脚本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上面开发任意应用,实现任意智能合约。我们可以把以太坊网络当成是一个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商店,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基于以太坊来开发应用。

公有链和私有链

比特币作为一种加密货币,作为一个公有链,其链上数据所有人都可以访问,所有人都可以发出交易。虽然这样做确保了交易的透明性。但是是要付出代价的——整个区块链必须由所有的节点复制到本地,这将使得比特币的网络处理速度受限制于节点之间的带宽。比如目前比特币网络的最大交易量为7 tps( 次/秒),交易的确认至少存在10分钟的延迟,最终确认可能需要60分钟(当然这也是比特币在设计上的局限所致)。在公有链上,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密码学技术以及内奸的经济激励来维护数据库安全(比如比特币转账会付给矿工手续费)。公有链是完全分布式的。

另一方面,一个机构或一些机构并不需要或者不想要匿名节点,或者他们不希望链上信息被外界所知。那么他们就可以创建私有链,私有链参与的节点是可以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权限管理来控制,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真实性和分布式来保护信息安全。私有链的共识机制一般由「链上」的各个节点自行商讨。运行私有链的联盟或者机构可以很容易的进行修改区块链的规则,恢复交易等操作,交易也更加方便和快捷——因为他们的交易不需要被整个网络验证。

在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看来,选择公有链还是私有链作为产品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业务需求,比如法大大(一个电子合同托管平台)和微软搞的「法链」、京东金融的 ABS 资产管理系统更大程度上是私有链,而比特币、以太坊则是公有链。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The solution that is optimal for a particular industry depends very heavily on what your exact industry is. In some cases, public is clearly better; in others, some degree of private control is simply necessary. As is often the case in the real world, it depends.

下周我将继续关于「区块链」的东西,重点来说说「以太坊」的故事。另外,我会尝试基于以太坊虚拟机,来发行一个代币——zhang.sb。这个域名终于找到用处了。→_→

在我的公众号里,直接回复「以太坊论文」,获取下载地址。我把中文版和英文版论文都放到我的网盘里了。

张小璋,公众号:张小璋的碎碎念(ID:SylvainZhang)。野蛮生长的产品经理,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

原文: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id=1107058435221632

喜欢()
热门搜索
302 文章
16 评论
51 喜欢
Top